紫夏廖浅

第三十二章 大明王朝要命的赋税制度!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紫夏廖浅】地址:briefpsychotherapies.net

朱标在边上也想弄清楚现在的国家财务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朱标虽然能力是有的,但是架不住周边的人都不教导他财政方面的知识。

朱元璋这位皇帝,本身就不重视商业,看不起买卖人,又怎么会在财政上面花心思。

他的所有财政政策都是简单粗暴,甚至根本就没有财政制度的。

整个大明的财政制度,是所有大一统王朝里面最乱的。

而朱标接受的教育里面这块也是短板。

老爹不重视,文官们本身就觉得自己这个阶层才是高高在上的,至于买卖人,那不是比普通百姓还要下贱的东西吗?

这还能让我们重视?

呸!

所以朱标的财政知识也近乎、基本等于零。

如今凌汉要营建崖山村,出现户部工部兵部互相推诿的事,他们父子也是有点懵。

只听得户部尚书赵勉大声道:“秦尚书话不能这么说,自陛下定都应天之初,便“令应天、太平、镇江、庐州、凤阳、扬州六府,滁、和二州民牧马,为此特规定养马户免一半田赋。

然以上诸地,皆为长江下游的农耕区,牧地狭窄,又无专业牧民,仅以百姓兼营,其数量远不足以供军事之需。

陛下对战马的渴求迫切,于洪武四年,置群牧监于答答失里营所,随水草利便,立官署,专职牧养,至此应天等地马差废止,赋税理应归还户部。

然马差虽止,但养马户赋税未曾停止,转而以草料费为名,继续由兵部下辖太仆寺征收。

也就是说,近二十年来,以上诸地不少民户一半的田赋,其实是被兵部所征,秦尚书,这一点您应该不会不承认吧?”

兵部尚书秦逵站在一边不答话,这几個州府的一些赋税,的确被他们兵部拿了,但要交出去,谈何容易。

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一想也对,难怪户部尚书赵勉不甘心,这么多富裕地方的赋税被兵部拿掉了,现在又要让他们户部出钱,肯定不甘心。

接着赵勉看向了默不作声的工部尚书沈缙。

“沈尚书,工部的胃口可就更大了吧。

工部不仅在各地设局抽分竹木,截取秦淮河鱼课,凡修建陵寝、宫殿、城郭修缮,更可各地调集征用钱财和徭役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徭役更是被折合成钱财,直接由工部接收,要说你们的钱袋子不鼓,谁信?

如今既然是在钟山修建村庄,那干脆让工部征调徭役岂不是更好,工部连徭役的干粮和工具都不用准备,完全可以让民夫们自备,反正这些赋税户部是没有收的,哪有理由完全让户部出。”

工部尚书沈缙马上就叫苦:“赵尚书,此言差矣,为修建孝陵,应天府周边徭役早已征调完成,我大明乃开明之朝,岂能一年征调多次徭役?我工部不能做这样的事!”

赵勉即刻说道:“你们不能出人出力,那就出钱。”

沈缙立刻摇头:“兵部拿了应天府周边一半赋税,他们应该出。”

兵部尚书秦逵也叫苦,“那一半赋税早就拿去买马了,我们出不了。”

朱标听到这里已经是感觉头疼,同时他更是感觉到一件让他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
那就是大明朝的赋税制度也太乱了。

原本天下赋税应该是由户部去征收的,但怎么就跑出来工部和兵部都能因为各种制度的缺陷,而胡乱将赋税捞到自己的荷包里面去。

凌汉在一边听的也是头大。

怎么会如此复杂?

看上去是钱袋子的户部,居然连征收赋税的权利都没有完全掌握在手里,也难怪这几年要出点钱,都要扯皮这么久,因为户部根本就没有钱。

而其它部门到手的钱,哪里会那么容易拱手交出去,估计非要等到没有办法的时候,才会忍痛割爱。

六部之间的互相扯皮,利益竞争,已然如此严重,更遑论整个天下。

看起来陈寒说得对,很多东西在根源上没有得到解决,想要解决的时候才发现,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早就不允许你改了,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还没有完全恶化的时候,改正。

而他现在也才明白,为何有时候朝廷要实施政策的时候,明明都商量好了,但一到出钱的关头,就莫名其妙有人站出来反对。

一开始凌汉总觉得这些反对的人是发现政策不好,仗义执言。

现在才终于明白,那些人哪里会有这么高的觉悟,根本就是因为实行这项政策要从自己这个口子出钱。

不想出钱,就找借口说政策不行,搅黄它,最不济也要拖到其他部门一起出钱才行。

搞来搞去,这不就是朝廷之间的内耗吗?

如今凌汉从修建崖山村这么一件小事上,就看出大明王朝光是在赋税这块,就出现了如此混乱的局面。

朝廷中枢尚且如此,那底下岂不是更乱?

难怪陈寒一直强调,很多错误的根源就是在朱元璋这里,看起来真的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才下眉头上了心头 度韶华 重回九零:手握灵泉奔小康 夜色浓时 独占偏宠:陆医生他蓄谋已久 惊!弃妃劈腿战神后只想种田 漂亮宝妈靠十八般武艺教全网做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