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夏廖浅

13. 第十二卷·一一风荷举 (第1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紫夏廖浅】地址:briefpsychotherapies.net

朔风呼啸,吹得车帷翻飞,不时露出一道缝隙。

谢杳搂紧怀中的孩童,理了理斗篷,将那孩童包裹住,避免她着凉。

元序挪了挪位置,向谢杳靠近,抬手将自己的斗篷盖在她身上。

那孩童怯生生地开口:“我不冷的。阿兄,阿姊不要冻着。”

元序和谢杳闻言,皆笑出了声。

“孤还没来得及问,你叫什么名字啊?”元序温声问道。

那孩童摇了摇头,“我没有名字。”

元序轻叹,抬眸望向谢杳,“昭昭,你为她起个名字吧。”

谢杳思量了片刻,缓缓开口:“人生实难万圆,小满即可心安。就叫小满吧。”

靠在她怀中的孩童高兴地拍了拍手,欢呼道:“太好了!我有名字了!”

谢杳恬然一笑,摸了摸小满的头。

“昭昭,若不是你,我恐怕一直不知,长安城内竟还有这么多流离失所之人。”元序面露愁容。

“殿下不必自责。纵使海晏河清,也总有人会生在泥泞之中。天下为公的愿景,是万世之功业,非一朝一夕可见成效。”谢杳出言劝慰。

“上位者居于庙堂,远隔民生,对于百姓之艰辛,犹管中窥豹,扪烛扣盘,都是徒劳。”

谢杳轻轻摇头,“殿下若是这样想,就是妄自菲薄了。身居庙堂,自当忧其民,大晟不免才德兼备之士,定能做到见微知著。山不让尘,川不辞盈,上位者若能始终怀有这份爱民之心,便不会行差踏错,终能建立太平盛世。”

“昭昭所言甚是,我记下了。”元序神色认真,微微点头。

谢杳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其实,我能发现他们,与殿下有着莫大的关系。”

元序很是惊诧。

“去年中秋,我们同太傅一道去曲江池赏月,在去的路上,我偶然看到的。”

元序没再作声,他凝眸望向谢杳,心中感叹:除却昭昭,这世间还能有谁与他这般心意相通。太子妃之位,惟她当得起,任何人都无法替代。

数九寒天一天天过去,长安城捱过了最为寒冷的一个隆冬,迎来新岁。

元序和谢杳辗转在坊市之间,太子和太子妃的事迹也随之流传在长安的大街小巷。

枯木逢春,一切终于尘埃落定。

***

元序下了朝,急急忙忙地出了宫。

忙碌了一整月的谢杳,不慎染了风寒,又因过度劳累,陷入昏迷,至今已有两日。

“昭昭如何了?”

元序一进府,就向前来迎他的棠梨询问道。

“小姐醒了。”棠梨面露喜色。

元序闻言,加快了脚步。

“殿下怎么来了?”

谢杳望见来人,艰难地坐起身。

元序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,扶住谢杳,让她倚靠在自己的怀中。

“你昏迷了两日,须得好好休养。”

谢杳虚弱地抬手,晃了晃元序的手臂,“殿下扶我躺下吧。”

元序小心翼翼地扶着谢杳躺好,柔声叮嘱:“我去看看药煎好没有,你乖乖躺好,不要乱动。”

谢杳笑着点了点头。

谢府的东厨内,香气缭绕,药盏坐于炉上细火慢煎。元序立在炉旁,不时扇了扇手中的蒲扇。

“殿下,小姐请殿下过去。”棠梨伸手,准备接过蒲扇。

“左右无事,孤亲自看着。”

棠梨摇头,“小姐此举就是不想殿下太过辛苦,毕竟殿下这些时日也都没有好好休息过。”

见棠梨态度坚决,元序不再坚持,他放下蒲扇,快步出了东厨。

穿过回廊时,他忽然发现院中的海棠树只剩下一段光秃秃的树干。

究竟是何时折断的呢?他再三回忆,仍无法确定。

世事无常,有些东西,不经意间,就消失殆尽了。

“昭昭,待你痊愈,我们在院中再种一棵海棠树吧。”

元序坐到塌边,将被子给谢杳盖好。

“好。”谢杳恬然一笑。

***

入夏后,日子一天比一天暖和。

谢杳因之前生病,养成了个习惯:她常常在午后坐到院中,晒晒太阳,理理花草,休养生息。

这天,她一如往常来到院中,刚一坐下,就听见门外沸沸扬扬的,喧闹得很。

她快步走出府门,想看个究竟。

谢府门前挤满了人,他们大都衣衫褴褛,有些是长安城内的乞丐,有些是流民。

见谢杳出来,他们纷纷跪地叩拜,齐声喊道:“多谢太子妃!太子妃高义!”

“大家快起来!”谢杳连忙上前,扶起面前的几个人,又抬手示意让他们起来。

她深深动容,声音哽咽,“各位不必谢我,谢杳不过只是尽了些绵薄之力,身为大晟的子民,我义不容辞。”

“得太子妃如此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天才反派他妈靠美食在娃综杀疯了 当皇帝绑定了宠妃系统 命硬才配谈恋爱 第一县令:本官有个富强梦 何以报之英琼瑶 诡异命纹:开局铭刻十大阎罗 白篱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