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夏廖浅

第二十九章 定座次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紫夏廖浅】地址:briefpsychotherapies.net

“小苏子,有你在门前等着爷,就足够了。”胤禑这话说的回味无穷,余音绕梁。

老四这个人疑心病极重,即使是身边伺候多年的太监,也极难获得信任。

但是,苏培盛却是个例外。

有老十六这个内应的存在,胤禑比谁都清楚,苏培盛就是老四的分身,无论怎么强调他的重要性,都不算过分。

等老四登基之后,苏培盛在宫里掌握的权势,用“只手遮天”来形容,犹嫌不足。

老四就是这样的汉子,爱恨异常分明,喜欢快意恩仇。爱之啥都肯给,恨之挫骨扬灰,犹不解恨。

一言以蔽之,胤禑今天来上任,老四特意安排苏培盛在大门外等着迎接,面子确实给足了。

苏培盛侧着身子,陪同胤禑往户部衙门里边走。

“请十五爷大安。”户部门前的差役们,一齐矮下身子,扎千请安。

胤禑轻抬折扇,淡淡的说:“起吧。”

差役们和胤禑之间的地位相差极为悬殊,多说无益,与其彼此折腾,不如彼此放过。

穿过几重门户后,苏培盛领着胤禑,来到了户部二堂的门外。

隔着老远,胤禑就看见老四迎门而立,六位红顶子的官员,规规矩矩的站在他的身后。

胤禑快步走到老四的跟前,主动鞠躬行礼,亲热的唤道:“小弟胤禑,请四哥大安。”

“十五弟,可算是把你盼来了。”老四抱拳还礼之后,十分亲热的拉着胤禑的手,“来,我给你介绍下,这位便是凯部堂……”

“户部尚书,卑职凯音布,拜见十五爷。”凯音布赶紧拱手行礼,长揖到地。

凯音布,不仅是康熙的宠臣,还是从一品大员,胤禑不敢怠慢,也跟着拱手长揖还了礼。

繁琐的接待礼仪过后,老四领着众人,进了户部的大堂。

老四在左首上座坐稳了之后,本想招呼胤禑,坐到右首的上座。

可是,胤禑多机灵啊,他不等老四张嘴,径直坐到了老四左手位的第一把椅子上。

这年头的座次,颇有讲究和内涵。

在大清,面朝大门的座位,都是上座。并且,以左为尊,右侧次之。

胤禑所坐的位置,既不起眼,又距离老四最近,可谓是恰到好处。

“十五弟,这边才是你的位置。”老四不动声色的指了指身旁的次首位,想叫胤禑挪个位置。

胤禑摆了摆手,说:“四哥,小弟我走累了,坐下歇个腿,可好?”

这话很有点蛮横无理!

但是,也彻底表明了胤禑的态度:他来户部当差,仅仅是帮办阿哥而已。

俗话说的好,国无二主,天无二日。

胤禑的位置摆得极正,户部依旧是老四说了算的户部。

老四很是欣慰的瞥了眼胤禑,他没有看走眼,胤禑果然安分守己,颇知分寸。

别人不清楚老四的脾气,胤禑还能不知道么?

知道进退的人,才讨人喜欢,这是真理。

如今的户部衙门里边,除了满尚书凯音布和汉尚书徐潮之外,另有四位满汉左右侍郎。他们六个人,就是户部的当家堂官。

今日之前,混在人群里的胤禑,曾经多次见过充当经筵讲官的徐潮。

只不过,胤禑认识徐潮,而徐潮并不认识他这个小透明阿哥罢了。此前,他们彼此之间,并无任何交往。

胤禑很清楚的知道,徐潮不仅在户部当差,还兼任了翰林院的掌院学士。

在大清,翰林院的掌院学士,别看位不高,权不重,潜势力却极大。

只因,徐潮经常给翰林院内的庶吉士们上课,这些人都算是他的学生。

户部的六位堂官,以及老四、胤禑,全都坐定之后,差役进来上了茶。

老四端起茶盏,饮了一小口,淡淡的说:“凯部堂,追讨国库欠银的进展如何了?”

在户部衙门里,部下们都尊称尚书为大司徒,侍郎为小司徒。

但是,老四既是皇子又是贝勒爷,称呼自然不同。

凯音布微微抬起屁股,欠着身子,拱手道:“回四爷的话,欠朝廷银子的那些人,不仅人数众多,而且确有实际的困难,一时之间,怕是无法筹措到足够的银两,归还于国库了。”

胤禑没看凯音布,只是低头品茶,嘴巴也闭得死紧。

追讨欠款的事儿,老电视剧《雍正王朝里虽有不小的演绎成分。但是,上到皇太子,下到小京官,几乎个个都找国库借过银子。

客观的说,官员们有本事借走国库的银子,没有康熙的默许,根本不可能。

老四让胤禑来户部帮办差使,主要的原因即使他不说,胤禑也知道,就是要帮着追讨国库的欠银嘛。

临来户部之前,胤禑已经做过功课。他心里很清楚,只要不打仗,不大兴土木,内务府不过于铺张浪费,国库的存银一直都在稳定增长。

康熙二十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娇软宠妾死遁后,禁欲权臣急疯了 冤家宜结 种田育妖修仙觅长生 思明月 心声被偷听,满朝文武齐吃瓜 我只想当养龟佬,没想成首富 流放后,我在敦煌当汉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