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夏廖浅

第221章 询谋谘度,讲信修睦 (第1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紫夏廖浅】地址:briefpsychotherapies.net

第221章 询谋谘度,讲信修睦

虽说闺房之乐,莫过于为人父者。

但眼下朱翊钧出言要收三娘子为义女,却是清清白白的外交考量——甚至还是礼部老学究们的主意。

册封的诰命夫人,自有其基本法,乃是从夫品级。

换言之,三娘子这个忠顺夫人的封号,从的是顺义王的品阶。

诰命夫人礼法上来说,是不能改嫁的,一但改嫁,朝廷便会褫夺其封号。

如今俺答汗死期将至,按照蒙古习俗,以及局势来看,三娘子少不得要进行一场场政治再婚。

既然朝廷要支持三娘子,那么必然要另外赦封三娘子,好让其能够以朝廷的名分,继续在塞外多添几分声势。

对此,申阁老当即就有了方案。

夫人从夫嘛,那干脆让三娘子与继任的顺义王合帐,这样朝廷也不必褫夺诰命了,一个忠顺夫人的诰命能用到死,还方便朝廷居中平衡三娘子与顺义王,稳坐高台。

这本是历史上原本的方案。

朱翊钧听了当场就给否了。

天无二日,国无二主,部落属夷也一样。

令出两头只会误事,届时右翼一个顺义王,一个太上夫人,互相争权夺利,只会像历史上一样,一会互殴谩骂,一会负气出走,一会又因为顺义王的嗣位互相争夺,一番徒劳内耗下来,右翼貌合神离,最后做了土蛮汗乃至女真人的盘中餐。

朱翊钧对蒙古右翼是有谋划的。

自蒙古右翼归附以后,又是互市贸易,又是修建汉城,从官面至民间,双方往来日益密切,关系也愈发融洽。

可以说,这是一个解决元明改朝以来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绝佳窗口期。

在三娘子受诏入京之后,其路径呼之欲出。

一曰定居,一曰落户,一曰教化。

事情一步一步来,但无论如何施为,朝廷总需要一个“归附者”,至少在名义上统合右翼三个万户,亲力亲为地配合朝廷的步伐。

凭借蒙右共主的强权,以及明廷支持的大义,对外吸纳汉蒙人口,对内扩建归化城,修桥铺路,征纳税收。

直到将归化城扩建成为一省首府。

直到让右翼多数部众定居落户。

直到其与宣大互市常开,往来频繁……

正因如此,朝廷需要最大程度地支持三娘子,一个忠顺夫人的名义,远远不够!

皇帝就大方向上高屋建瓴,与朝臣们充分交换了意见。

用夏变夷的政治正确,路数也是堂皇正道,惠而不费。

于是,君臣之间迅速达成了共识。

在多日商议之后,礼部汪宗伊一锤定音,提出了这个看似不太靠谱,细想又精妙无比的主意——封三娘子为汉家公主!

其一,自然是让三娘子获得独立的封号名份。

忠顺夫人的封号毕竟附从于顺义王,名义上始终隔了一层——别以为只有汉家看重名分这个东西,要真比起来,鞑靼讲血脉,论出身的情结,甚至犹有过之。

一干将军、都督封号,又失于普通,连个主君的位分都没有,如何能号令各部群雄?

而称王建制,又恐用力过猛。

思来想去,汉家公主竟最为合宜。

其二,则是至关重要的认祖归宗!

义父女,那也是父女。

抛开李贽的那一套性别说辞先不论,女人在鞑靼政局中具有天然的弱点。

其中最为致命的,便是子嗣传续的问题。

譬如像三娘子这样,一会与蔡可贤一见钟情,掳走侍寝,一会又跟吴兑情同父女,互诉衷肠,可谓极尽风流。

待到三娘子成为蒙右的无冕之王而位高权重之时,其子嗣传续,必然会出现漫天的政治绯闻。

莫须有嘛,届时流言一起,谁能打包票?

但这个劣势,在汪宗伊的主意里,又恰好成了三娘子的优势。

若三娘子果真把控制住了右翼,在其所传续的势力范围里,必然也是个成宗做祖的地位。

后人往上攀祖先时,三娘子顺理成章便成了右翼祖宗谱系的节点——你别管咱是她跟谁生的,反正她老人家就是咱祖宗,已经足够自称尊贵血脉了!

届时,三娘子汉家公主的身份标签就至关重要了。

俺答汗之妻,皇帝之女,三世达赖亲自开光的阿力亚·达赖,菩萨转世的圣母。

简直是雌雄同体,君神一身,二族合流。

这不就是统战的活字招牌么!?

只要用好了,必然是汉蒙问题上的一张好牌!

汪宗伊一番长篇大论下来,先前还觉得不甚靠谱的诸同僚,沉默许久,终于甘拜下风。

哪怕不情不愿的朱翊钧,也不得不咬牙应承下来。

于是,才有了眼前的少年皇帝,主动让藩王人妻认作父女的尴尬场面。

尴尬肯定是尴尬的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抗战: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宿舍求生,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篡蒙: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五代十国往事 教皇请登基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:崇祯你且去,汝江山妻嫂吾照之